5月7日下午,校长有约暨杭港青少年志愿者双向交流座谈会在129会议室举行。校长徐时清与考察团的师生代表们齐聚一堂,围绕青年志愿者培养与文化交流开展座谈互动交流。

座谈会上,徐时清校长对杭港青少年志愿者双向交流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此次活动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通过物理空间的互访交流有效拓展了师生的思维疆域,在跨文化实践中培育了创新思维范式,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他特别对两地师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表示赞赏,充分肯定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协同合作机制对项目高质量实施的保障作用。

徐时清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发展要求:一是锤炼适应能力,服务发展大局。要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培育多维适应力,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双高建设”发展布局,以青春智慧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二是铸就匠心本色,夯实立身之基。要通过系统化体育锻炼筑牢职业发展根基,在“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教学实践中精进专业技能,以强健体魄支撑持续创新,用工匠精神雕琢核心竞争力。三是开拓全球视野,勇担时代使命。要依托国际交流平台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认知高度,勤耕专业深度,拓展视野宽度,努力成为“宽基础、强技能、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征程中展现青年担当。

学生代表们分享了在香港交流期间的文化交流体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师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学生们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办公室、宣传部、国际处和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