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产业升级,4月19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杭州市经信局、教育局、在杭高校、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7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产教融合新路径,共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杭州市经信局技术创新处处长蔡荣致辞,他指出共同体要强化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产教供需匹配精准度;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拓展国际化合作,服务全球产业链布局,将杭州的创新基因、院校的智力资源、企业的实战能力深度融合,共同书写产教融合的“杭州样本”。

杭州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潘长青强调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以服务行业发展为宗旨,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努力将共同体打造成为全国产教融合的示范样板,为推动杭州市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共同体牵头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程利群在致辞中指出,通过共同体建设,政行校企多方共研行业标准、共建课程体系、共育技术人才,实现资源互通与优势互补;聚焦“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将科研成果反哺产业升级;搭建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平台,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大批“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杭州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共同体理事长戴明峰提出共同体涉及近40家单位,要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加大资源投入力度、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率先建成产教布局高度匹配、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和创新有力支撑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共同体秘书长杨爱喜汇报了年度工作成果及2025年工作计划,他指出共同体将围绕“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责任”的原则,强化“政校企行研”协同,在人才培养、资源建设、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新生态。

会议现场对共同体建设中表现突出的8家先进单位及1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松阳县科协、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杭职院吉利汽车学院领导共同启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希望之光”松阳帮扶行动,助力县域职业教育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职院吉利汽车学院、中交智高(浙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领导共同启动共同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形态职业本科教材编委会,校企联合开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形态职业本科教材。杭职院吉利汽车学院与杭州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签署新能源汽车制造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浙江申发轴瓦股份有限公司与杭职院吉利汽车学院吉利汽车学院签署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横向项目,企业投入100万元,校企联合攻克“卡脖子”难题。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陆丽俐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助力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题,指出巩固和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先优势,最关键的保障就是人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搭建系列平台,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吕冬梅教授分享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经验;杭职院双高办主任徐高峰以《杭职业技术学院“多跨协同”的产教融合实践》,以生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学校校企共同体多跨协同育人模式;化学工业出版社余晓捷介绍了新形态教材如何重塑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学习范式。

此次会议既是成果总结会,更是改革攻坚动员会。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聚焦“技术共研、人才共育、利益共享”三大核心,持续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杭州市打造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标杆城市注入职教动能。